字号调节
经国务院批准,自 5 月 14 日 12 时 01 分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正式调整,从 34% 大幅降至 10%,同时暂停实施 24% 的加征关税税率,为期 90 天。
早在 5 月 10 日至 11 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达成《联合声明》,承诺同步降税。此次中方的关税调整,正是对这一承诺的积极兑现。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 2025 年第 4 号》,中国不仅大幅下调加征关税税率,还停止执行 2025 年第 5 号和第 6 号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措施,并暂停或取消自 4 月 2 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彰显了中国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重回正轨、助力全球经济稳定的决心。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商务部发言人强调,本次调整遵循 “平等、互利” 原则,双方降幅均达 91%,体现了对等性。然而,美方此前因芬太尼问题额外加征的 20% 关税仍在,中方也保留了针对部分商品的非关税反制措施。接下来的 90 天,将成为双方进一步协商、推动经贸关系持续向好的关键窗口期。
此次关税调整对航运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船公司集体涨价和 “一船难求” 的运力紧张现象上。
一方面,主要航运企业纷纷上调运费以应对前期运力闲置损失及需求反弹预期。
赫伯罗特自 5 月 12 日起,将东亚至北美航线 20 英尺集装箱旺季附加费增至 1000 美元,40 英尺集装箱达 2000 美元。
马士基计划自 5 月 15 日起,上调远东至北美航线运费。
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等企业也纷纷跟进调价,以应对运输成本激增及红海危机导致的绕行非洲航线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市场供需失衡加剧,美线舱位短期内供不应求。
美国零售商为年底购物季提前备货,沃尔玛、塔吉特等巨头追加订单,推动中国至美西航线订舱量激增。
此前因高关税政策,船司将运力转移至欧洲、拉美等航线,短期内难以回调,导致美线舱位紧张。
盐田港集装箱卡车排队达 15 公里,上海港货代悬赏抢舱位的现象频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关税政策调整是关键因素之一,此前美国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抑制了贸易往来。
如今税率下降,美客户采购热情高涨,纷纷联系中企下单,货物运输需求短时间内集中爆发。
美国零售商补库存需求强烈,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降至 1.12,比疫情前暴跌 37%。沃尔玛、Target 等巨头为避免重蹈去年 “货架空置” 的覆辙,早在 3 月就向中国追加 500 亿美元订单,急于补充库存,进一步加剧了运输需求 。
4 月关税政策收紧时,很多船司把运力调去了欧洲、拉美线,如今需求突然反弹,运力一时无法跟上,导致供需严重失衡,舱位变得异常紧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