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降关税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编写:Geeksend发布时间:2025-05-20 16:01:47

字号调节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4日获悉,贸易追踪机构Viz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30个标准集装箱。

一、数据表现与核心事实

1.集装箱预订量激增

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达到21530个标准集装箱,较5月5日的5709个增长277%。多家航运公司如赫伯罗特(Hapag-Lloyd)和Flexport也证实,美中航线舱位需求激增,部分航线预订量三天内环比增长50%,甚至出现“舱位售罄”预警。

2.关税调整幅度

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关税90天,保留10%的基准关税。例如,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总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且小额包裹(800美元以下)税率从120%降至54%。

二、飙升原因分析

1.企业抢抓关税窗口期

由于24%的暂停关税可能在90天后重启,美国进口商为规避风险,紧急下单备货。例如,美国客户连夜转账下单,中国工厂如江苏华腾、佛山家具厂等加速复工,甚至将越南订单转回中国生产。

2.市场恐慌与心理博弈

部分分析认为,美国此前单方面加征高关税(如4月2日的145%税率)导致贸易停滞,随后通过大幅降税刺激企业“错失恐惧症”(FOMO)。物流公司ITS Logistics称,客户已在中国预装数千集装箱等待运输。

3.供应链修复与补货需求

美国港口(如洛杉矶、长滩)货运量回升,但冰箱、家具等商品库存仍不足,短期内补货需求旺盛。中国宁波港进口量同步增长,跨境电商企业加速备货以应对圣诞旺季和亚马逊会员日促销。

三、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1.运价上涨与物流压力

航运公司Xeneta预测,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运费未来几周或上涨20%,上海至洛杉矶航线报价日涨幅达500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货运积压可能导致港口拥堵和运输延迟。

2.行业复苏与转型

外贸企业:如江苏艾瑞服饰恢复130万件童装订单,佛山家具厂产能恢复至每月6070个货柜。

跨境电商:部分卖家转向半托管模式,布局海外仓以降低风险,并拓展欧洲、拉美市场28。

四、挑战与潜在风险

1.政策不确定性

90天暂停期内若谈判破裂,24%的关税可能重启。企业需应对供应链弹性,例如半导体行业利用窗口期锁定低价库存,但需警惕成本反弹。

2.供应链压力与成本波动

原材料价格(如木浆)可能出现“过山车”行情,企业需控制库存周期(建议45天以内)。此外,美国港口处理能力可能难以应对短期内激增的货运量。

此次集装箱运输量飙升是政策调整、市场心理和供应链修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企业仍需在短期机遇与长期风险间寻求平衡。

相关推荐

换一批

加入我们,开始营销!

注册即可免费使用,随时升级,拓展您的业绩。

免费试用